网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查看: 2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神分界的起点:人工智能与区块链(三)

[复制链接]

17

主题

17

帖子

68

积分

Ⅰ级财主

Rank: 1

积分
6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1 12:2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少有人意识到,未来10年的生产力进步可能会等于几千年的总和。

少的人意识到,迄今为止,生产关系已经有160多年没有进步。


人工智能为生产力的提升提供了史无前例的可能。而区块链,则从根本上颠覆了原有人类世界的生产关系。这两者,将会彻底改变人类的进程



我们正站在变革的边缘,而这次变革将和人类的出现一般意义重大

? Vernor Vinge


上次我们说到了从历史上看,人类生产力的进步速度是逐渐加快的。未来学家Ray Kurzweil把这种人类的加速发展称作加速回报定律,并认为2050年的世界会变得面目全非。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正在是以指数的速度发展,其在未来进步的速度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最终导致生产力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进行增长。详情见:

人神分界的起点:人工智能与区块链(一)

人神分界的起点:人工智能与区块链(二)





4. 智能爆炸


从这边开始,这个话题要变得有点吓人了。我在这里要提醒大家,以下所说的都是大实话——是一大群受人尊敬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关于未来的诚实的预测。你在下面读到什么离谱的东西的时候,要记得这些东西是比你我都聪明很多的人想出来的。

首先,我们要引出一个沉重的概念——递归的自我改进。这个概念是这样的:一个运行在特定智能水平的人工智能,比如说脑残人类水平,是可以通过自我改进机制变得越来越聪明。我们假设它后来达到了爱因斯坦的水平。而这个时候当它再继续进行自我改进的时候,因为现在它有了爱因斯坦水平的智能,所以这次改进会比上面一次更加容易,效果也更好。第二次的改进使得他比爱因斯坦还要聪明很多,让它接下来的改进进步更加明显。如此反复,这个强人工智能的智能水平越长越快,直到它达到了超人工智能的水平——这就是智能爆炸,也是加速回报定律的终极表现。





以下的情景很可能会发生:一个人工智能系统花了几十年时间到达了人类脑残智能的水平,而当这个节点发生的时候,电脑对于世界的感知大概和一个四岁小孩一般;而在这节点后一个小时,电脑立马推导出了统一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物理学理论;而在这之后一个半小时,这个强人工智能变成了超人工智能,智能达到了普通人类的17万倍。

这个级别的超级智能不是我们能够理解的,就好像蜜蜂不会理解凯恩斯经济学一样。在我们的语言中,我们把130的智商叫作聪明,把85的智商叫作笨,但是我们不知道怎么形容12952的智商,人类语言中根本没这个概念。

但是我们知道的是,人类对于地球的统治教给我们一个道理——智能就是力量。也就是说,一个超人工智能,一旦被创造出来,将是地球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东西,而所有生物,包括人类,都只能屈居其下——而这一切,有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就发生。

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大脑能够发明Wifi,那么一个比我们聪明100倍、1000倍、甚至10亿倍的大脑说不定能够随时随地操纵这个世界所有原子的位置。那些在我们看来超自然的,只属于全能的上帝的能力,对于一个超人工智能来说可能就像按一下电灯开关那么简单。防止人类衰老,治疗各种不治之症,解决世界饥荒,甚至让人类永生,或者操纵气候来保护地球未来的什么,这一切都将变得可能。同样可能的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终结。

当一个超人工智能出生的时候,对我们来说就像一个全能的上帝降临地球一般。

这时候我们所关心的就是:


一旦机器达到了人类级别的智能,我们将见到如下的场景:











这让我们无所适从,尤其考虑到超人工智能可能会发生在我们有生之年,我们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来面对。

再我们继续深入这个话题之前,让我们提醒一下自己超级智能意味着什么。

首先,它的运算速度会非常非常快——就好像一个运算速度是人类百万倍的机器,能够用几分钟时间思考完人类几十年才能思考完的东西。

这听起来碉堡了,而且超人工智能确实会比人类思考的快很多,但是真正的差别其实是在智能的质量而不是速度上。用人类来做比喻,人类之所以比猩猩智能很多,真正的差别并不是思考的速度,而是人类的大脑有一些独特而复杂的认知模块,这些模块让我们能够进行复杂的语言呈现、长期规划、或者抽象思考等等,而猩猩的脑子是做不来这些的。就算你把猩猩的脑子加速几千倍,它还是没有办法在人类的层次思考的,它依然不知道怎样用特定的工具来搭建精巧的模型——人类的很多认知能力是猩猩永远比不上的,你给猩猩再多的时间也不行。

而且人和猩猩的智能差别不只是猩猩做不了我们能做的事情,而是猩猩的大脑根本不能理解这些事情的存在——猩猩可以理解人类是什么,也可以理解摩天大楼是什么,但是它不会理解摩天大楼是被人类造出来的,对于猩猩来说,摩天大楼那么巨大的东西肯定是天然的,句号。对于猩猩来说,它们不但自己造不出摩天大楼,它们甚至没法理解摩天大楼这东西能被任何东西造出来。而这一切差别,其实只是智能的质量中很小的差别造成的。

而当我们在讨论超人工智能时候,智能的范围是很广的,和这个范围比起来,人类和猩猩的智能差别是细微的。如果生物的认知能力是一个楼梯的话,不同生物在楼梯上的位置大概是这样的:



要理解一个具有超级智能的机器有多牛逼,让我们假设一个在上图的楼梯上站在深绿色台阶上的一个机器,它站的位置只比人类高两层,就好像人类比猩猩只高两层一样。这个机器只是稍微有点超级智能而已,但是它的认知能力之于人类,就好像人类的认知能力之于猩猩一样。就好像猩猩没有办法理解摩天大楼是能被造出来的一样,人类完全没有办法理解比人类高两层台阶的机器能做的事情。就算这个机器试图向我们解释,效果也会像教猩猩造摩天大楼一般。

而这,只是比我们高了两层台阶的智能罢了,站在这个楼梯顶层的智能之于人类,就好像人类之于蚂蚁一般——它就算花再多时间教人类一些最简单的东西,我们依然是学不会的。

但是我们讨论的超级智能并不是站在这个楼梯顶层,而是站在远远高于这个楼梯的地方。当智能爆炸发生时,它可能要花几年时间才能从猩猩那一层往上迈一步,但是这个步子会越迈越快,到后来可能几个小时就能迈一层,而当它超过人类十层台阶的时候,它可能开始跳着爬楼梯了——一秒钟爬四层台阶也未尝不可。所以让我们记住,当第一个到达人类智能水平的强人工智能出现后,我们将在很短的时间内面对一个站在下图这样很高很高的楼梯上的智能(甚至比这更高百万倍):



前面已经说了,试图去理解比我们高两层台阶的机器就已经是徒劳的,所以让我们很肯定的说,我们是没有办法知道超人工智能会做什么,也没有办法知道这些事情的后果。任何假装知道的人都没搞明白超级智能是怎么回事。

自然演化花了几亿年时间发展了生物大脑,按这种说法的话,一旦人类创造出一个超人工智能,我们就是在碾压自然演化了。当然,可能这也是自然演化的一部分——可能演化真正的模式就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智能,直到有一天有一个智能能够创造出超级智能,而这个节点就好像踩上了地雷的绊线一样,会造成全球范围的大爆炸,从而改变所有生物的命运。



科学界中大部分人认为踩上绊线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想想真吓人。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可惜,没有人都告诉你踩到绊线后会发生什么。但是人工智能思想家Nick Bostrom认为我们会面临两类可能的结果——永生和灭绝。

首先,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的生命经历了这样的历程:物种出现,存在了一段时间,然后不可避免的跌落下生命的平衡木,跌入灭绝的深渊。




历史上来说,“所有生物终将灭绝”就像“所有人都会死”一样靠谱。至今为止,存在过的生物中99.9%都已经跌落了生命的平衡木,如果一个生物继续在平衡木上走,早晚会有一阵风把它吹下去。Bostrom把灭绝列为一种吸引态——所有生物都有坠入的风险,而一旦坠入将没有回头。

虽然大部分科学家都承认一个超人工智能有把人类灭绝的能力,也有一些人为如果运用得当,超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和其它物种,达到另一个吸引态——永生。Bostrom认为物种的永生和灭绝一样都是吸引态,也就是我一旦我们达成了永生,我们将永远不再面临灭绝的危险——我们战胜了死亡和几率。所以,虽然绝大多数物种都从平衡木上摔了下去灭绝了,Bostrom认为平衡木外是有两面的,只是至今为止地球上的生命还没聪明到发现怎样去到永生这另一个吸引态。




如果Bostrom等思想家的想法是对的,而且根据我的研究他们确实很可能是对的,那么我们需要接受两个事实:

1)超人工智能的出现,将有史以来第一次,将物种的永生这个吸引态变为可能

2)超人工智能的出现,将造成非常巨大的冲击,而且这个冲击可能将人类吹下平衡木,并且落入其中一个吸引态

有可能,当自然演化踩到绊线的时候,它会永久的终结人类和平衡木的关系,创造一个新的世界,不管这时人类还是不是存在。

而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什么时候会踩到绊线?”以及“从平衡木上跌下去后我们会掉入哪个吸引态?”

4.1. 什么时候我们会踩到绊线?

没人知道答案,但是一些聪明人已经思考了几十年,接下来我们看看他们想出来了些什么。

先来讨论“我们什么时候会踩到绊线?”也就是什么时候会出现第一个超级智能。


不出意外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对于这个意见的观点分歧很大。

2013年的时候,Bostrom做了个问卷调查,涵盖了数百位人工智能专家,结果有一半以上的人工智能专家认为在你的有生之年能够有90%的可能性能见到强人工智能的实现。

从以上答案,我们可以估计一个中位的专家认为强人工智能到超人工智能可能要花20年左右。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现在全世界的人工智能专家中,一个中位的估计是我们会在2040年达成强人工智能,并在20年后的2060年达成超人工智能——也就是踩上了绊线。





当然,以上所有的数据都是推测,它只代表了现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的中位意见,但是它告诉我们的是,很大一部分对这个领域很了解的人认为2060年是一个实现超人工智能的合理预测——距今只有45年。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下一个问题,踩到绊线后,我们将跌向平衡木的哪一个方向?

4.2. 踩到绊线后,我们将何去何从?

超级智能会产生巨大的力量,所以关键的问题时——到时这股力量究竟由谁掌握,掌握这份力量的人会怎么做?

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决定超人工智能究竟是天堂还是地狱。

在我们深入讨论好坏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把“什么时候会发生”和“这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结果综合起来画张表,这代表了大部分专家的观点:



我们等下再考虑主流阵营的观点。咱们先来问一下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其实我大概能猜到你是怎么想的,因为我开始研究这个问题前也是这样的想的。很多人其实不关心这个话题,原因无非是:

像本文第一部分所说,电影展示了很多不真实的人工智能场景,让我们认为人工智能不是正经的课题。作家James Barrat把这比作传染病控制中心发布吸血鬼警报一样滑稽。

因为认知偏差,所以我们在见到证据前很难相信一件事情是真的。我确信1988年的时候电脑科学家们就已经常在讨论因特网将是多么重要,但是一般人并不会认为因特网会改变他们的生活——直到他们的生活真的被改变了。一方面,1988年的电脑确实不够给力,所以那时的人们看着电脑会想:“这破玩意儿也能改变我的生活,你逗我吧?”人们的想象力被自己对于电脑的体验而约束。让他们难以想象电脑会变成现在的样子。同样的事情正发生在人工智能领域。我们听到很多人说人工智能将会造成很大影响,但是因为这个事情还没发生,因为我们和一些弱爆了的人工智能系统的个人经历,让我们难以相信这东西真的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而这些认知偏差,正是专家们在努力对抗的。

就算我们相信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你今天又花了多少时间思考“在接下来的永恒中,绝大部分时间我都不会再存在”这个问题?虽然这个问题比你今天干的大部分事情都重要很多,但是正常人都不会老是想这个吧。这是因为你的大脑总是关注日常的小事,不管长期来看有多少重要的事情,我们天生就是这么思考的。

这篇东西的主要目标就是让你脱离普通人阵营,加入专家思考的阵营,哪怕能让你站到两条不确定线的交点上,目标也达到了。

在我的研究中,我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但是我发现大多数人的观点都停留在主流阵营中。事实上超过四分之三的专家都属于主流阵营中的两个小阵营:焦虑大道和信心角。



我们将对这两个小阵营做深入的谈论,让我们从比较有趣的那个开始吧

4.2.1. 为什么未来会是天堂?

研究人工智能这个领域后,我发现有比预期的多得多的人站在信心角当中:



站在信心角中的人非常兴奋,他们认为他们将走向平衡木下比较有趣的那个吸引态,未来将实现他们的梦想,他们只需耐心等待。

把这一部分人从其他思想家区分开来的是这些人对于比较有趣的那个吸引态的欲望——他们很有信心永生是我们的发展方向。



5. 超人工智能能做什么?


在我们继续讨论人工智能前,让我们谈一下纳米技术这个任何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都会涉及到的领域:

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说的是在1-100纳米的范围内操纵物质的技术。一纳米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是一毫米的一百万分之一。1-100纳米这个范围涵盖了病毒(100纳米长),DNA(10纳米宽), 大分子比如血红蛋白(5纳米),和中分子比如葡萄糖(1纳米)。当我们能够完全掌握纳米技术的时候,我们离在原子层面操纵物质就只差一步了,因为那只是一个数量级的差距(约0.1纳米)。

要了解在纳米量级操纵物质有多困难,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比较。国际空间站距离地面431公里。如果一个人身高431公里,也就是他站着能够顶到国际空间站的话,他将是普通人类的25万倍大。如果你把1-100纳米放大25万倍,你算出的是0.25毫米-25毫米。所以人类使用纳米技术,就相当于一个身高431公里的巨人用沙子那么大的零件搭精巧的模型。如果要达到原子级别操纵物质,就相当于让这个431公里高的巨人使用0.025毫米大的零件。

关于纳米技术的思考,最早由物理学家费曼在1959年提出,他解释道:“据我所知,物理学的原理,并不认为在原子级别操纵物质是不可能的。原则上来说,物理学家能够制造出任何化学家能写出来的物质——只要把一个个原子按照化学家写出来的放在一起就好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所以我们只要知道怎样移动单个的分子和原子,我们就可以造出任何东西。

工程师Eric Drexler提出纳米级组装机后,纳米技术在1986年成为了一门正经的学科。纳米级组装机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一个牛逼扫描仪扫描物件的3D原子模型,然后自动生成用来组装的软件。然后由一台中央电脑和数万亿的纳米“机器人”,通过软件用电流来指挥纳米机器人,最后组成所需要的物件。

--------------------------

再扯远一点
纳米技术有一些不是那么有趣的部分——能够制造数万亿的纳米机器人唯一合理的方法就是制造可以自我复制的范本,然后让指数级增长来完成建造任务。很机智吧?

是很机智,但是这一不小心就会造成世界末日。指数级增长虽然能很快的制造数万亿的纳米机器人,但这也是它可怕的地方——如果系统出故障了,指数级增长没有停下来,那怎么办?纳米机器人将会吞噬所有碳基材料来支持自我复制,而不巧的是,地球生命就是碳基的。地球上的生物质量大概包含10^45个碳原子。一个纳米机器人有10^6个碳原子的话,只需要10^39个纳米机器人就能吞噬地球上全部的生命了,而2^130约等于10^39,也就是说自我复制只要进行130次就能吞噬地球生命了。科学家认为纳米机器人进行一次自我复制只要100秒左右,也就是说一个简单的错误可能就会在3.5小时内毁灭地球上全部的生命。

更糟糕的是,如果恐怖分子掌握了纳米机器人技术,并且知道怎么操纵它们的话,他可以先造几万亿个纳米机器人,然后让它们散播开来。然后他就能发动袭击,这样只要花一个多小时纳米机器人就能吞噬一切,而且这种攻击无法阻挡。未来真的是能把人吓尿的。


------------------------
等我们掌握了纳米技术后,我们就能用它来制造技术产品、衣服、食物、和生物产品,比如人造红细胞、癌症细胞摧毁者、肌肉纤维等等。而在纳米技术的世界里,一个物质的成本不再取决于它的稀缺程度或是制造流程的难度,而在于它的原子结构有多复杂。在纳米技术的时代,钻石可能比橡皮擦还便宜。

我们还没掌握这种技术,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对于达成这种技术的难度是高估了还是低估了,但是我们看上去离那并不遥远。Kurzweil预测我们会在21世纪20年代掌握这样的技术。各国政府知道纳米技术将能改变地球,所以他们投入了很多钱到这个领域,美国、欧盟和日本至今已经投入了50亿美元。

设想一下,一个具有超级智能的电脑,能够使用纳米级的组装器,是种什么样的体验?要记得纳米技术是我们在研究的玩意儿,而且我们就快掌握这项技术了,而我们能做的一切在超人工智能看来就是小儿科罢了,所以我们要假设超人工智能能够创造出比这要发达很多很多的技术,发达到我们的大脑都没有办法理解。

因此,当考虑“如果人工智能革命的成果对我们是好的”这个命题的时候,要记得我们根本没法高估会发生什么。所以就算下面对于超人工智能的预测显得太不靠谱,要记得这些进展可能是用我们没有办法想象的方法达成的。事实上,我们的大脑很可能根本没法预测将会发生什么。





拥有了超级智能和超级智能所能创造的技术,超人工智能可以解决人类世界的所有问题。气候变暖?超人工智能可以用更优的方式产生能源,完全不需要使用化石燃料,从而停止二氧化碳排放。然后它能创造方法移除多余的二氧化碳。癌症?没问题,有了超人工智能,制药和健康行业将经历无法想象的革命。世界饥荒?超人工智能可以用纳米技术直接搭建出肉来,而这些搭建出来的肉和真肉在分子结构上会是完全相同的——换句话说,就是真肉。

纳米技术能够把一堆垃圾变成一堆新鲜的肉或者其它食品,然后用超级发达的交通把这些食物分配到世界各地。这对于动物也是好消息,我们不需要屠杀动物来获得肉了。而超人工智能在拯救濒危物种和利用DNA复活已灭绝物种上面也能做很多事情。超人工智能甚至可以解决复杂的宏观问题——我们关于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争论将不再必要,甚至我们对于哲学和道德的苦苦思考也会被轻易的解决。

但是,有一件事是如此的吸引人,光是想想就能改变对所有事物的看法了:




几个月前,我提到我很羡慕那些可能达成了永生的文明。但是,现在,我已经在认真的考虑达成永生这个事情很可能在我们有生之年就能达成。研读人工智能让你重新审思对于所有事情的看法,包括死亡这一很确定的事情。

自然演化没有理由让我们活得比现在更长。对于演化来说,只要我们能够活到能够生育后代,并且养育后代到能够自己保护自己的年纪,那就够了——对演化来说,活30多岁完全够了,所以额外延长生命的基因突变并不被自然选择所钟爱。这其实是很无趣的事情。

而且因为所有人都会死,所以我们总是说“死亡和缴税”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看待衰老就像看待时间一样——它们一直向前,而我们没有办法阻止它们。

但是这个假设是错的,费曼曾经写道:

“在所有的生物科学中,没有任何证据说明死亡是必需的。如果你说你想造永动机,那我们对于物理学的研究已经让我们有足够的理论来说明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在生物领域我们还没发现任何证据证明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死亡不一定是不可避免的,生物学家早晚会发现造成我们死亡的原因是什么,而死亡这个糟糕的‘病’就会被治好,而人类的身体也将不再只是个暂时的容器。”



事实上,衰老和时间不是绑死的。时间总是会继续前进的,而衰老却不一定。仔细想想,衰老只是身体的组成物质用旧了。汽车开久了也会旧,但是汽车一定会衰老吗?如果你能够拥有完美的修复技术、或者直接替换老旧的汽车部件,这辆车就能永远开下去。人体只是更加复杂而已,本质上和汽车是一样的。

最终,Kurzweil认为人类会完全变成人工的。有一天当我们看到生物材料,然后觉得生物材料实在太原始了,早年的人体居然是用这样的东西组成的,早期的人类居然会被微生物、意外、疾病杀死。这就是Kurzweil眼中人类最终战胜自己的生理,并且变得不可摧毁和永生,这也是平衡木的另一个吸引态。他深深的想象我们会达到那里,而且就在不久的将来。



转自公众号 谢熊猫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财富吧

GMT+8, 2024-6-16 04:26 , Processed in 0.670801 second(s), 3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14-2021 财富吧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